首頁?>?聚焦
-
索家村“變身記”
□本報記者 朵玉雪 攝影報道朗日晴空下,阿伊賽邁雪峰云霧繚繞,村道寬闊平坦,院落明亮干凈,敬德洗馬非遺文化長廊盡展河湟谷地文化底蘊
-
公交停運的1000天后續
據了解,朝陽中學放學高峰期間,四輛最大載客量為87人的接學生專用公交車,平均擠進100多名中學生?!醣緢笥浾?吳雨 攝影報道在本報10月2
-
土地流轉長出“金棒子”
□本報記者 郝志臻 通訊員 巖子 攝影報道你看我這玉米,棒子大,籽粒飽滿,畝均產量穩定在800公斤以上……近日,在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
-
“90后”記者傳播主流媒體最強音
【編者按】他們奔走在新聞一線,用鏡頭捕捉感動;他們善于抓取細節,用文字定格溫暖;他們始終堅守初心,用話筒為事實發聲……他們有一個共
-
解農之憂 助農增收
□本報記者 巴迎桂 攝影報道一根扁擔連城鄉,一個背簍走四方。曾幾何時,供銷人憑借一副鐵肩膀,挑起連接黨群、溝通城鄉、服務三農的重擔
-
城市發展日新月異 幸福指數節節攀升
□本報記者 李永蘭 攝影報道金秋十月,整個河湟谷地仿佛披上了一層金裝。在這里放慢腳步仔細探尋,你就會發現如今的海東已經悄然發生了變
-
依托優勢產業 壯大集體經濟
□本報記者 鄧成財 通訊員 魯占萍 拜永基 攝影報道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強農業、美農村、富農民的重要舉措,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
-
多點開花 鄉村振興蒸蒸日上
□本報記者 趙新秋 攝影報道千層石樹遙行路,一帶山田放水聲。走進海東市樂都區碾伯街道下寨村,硬化路平坦寬敞,農家小院錯落有致,百年
-
海東掀起秋季義務植樹高潮
□本報記者 張璐 陶成錄 趙新秋 韓世偉 攝影報道10月27日,海東市2023年秋季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暨三北工程六期植樹區現場彩旗飄揚,人聲
-
公交停運的1000天0.3米的煩惱
□本報記者 吳雨 攝影報道現狀:市民出行難近日,位于海東市樂都區南梁大街60號的唐道·時代風尚小區,顯得格外熱鬧。市民鐘大媽提著兩大
-
走進天馬故里 感受古城新貌
漢唐天馬城景區□本報記者 金顯花武威,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;武威,千里河西走廊一座重要門戶城市。武威是中國旅游標志之都、全國歷
-
逐夢“綠富美” 鄉村振興“踏歌來”
□本報記者 周曉華 攝影報道時值深秋,暖陽灑下光輝,萬物不舍凋零。行駛在最美公路扎碾公路上,道路兩旁新翻的土地金黃,排列在田間的近